Page 40 - 05
P. 40
文化纵横
Wen hua Zong heng
下次你路过 人间已无我 重要阵地 ;抗战时期著名诗人余光中随父入蜀,在此度过 数被毁,学校迁至悦来场双龙嘴戴家院子租房招生上课。
我便以同等学历的资格参加了青中的入学考试,被录取后
长达七年的少年时光。这片红色的土地,见证了余光中等
—— 忆余光中先生 近代名人的历史足迹…… 就开始了寄宿学习的生涯,直到十七岁才回南京继续求学。
余光中,生于南京,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年仅 10 从朱家祠堂到青中,大约 10 里路程,前半段沿着江边而
吴欣 岁的他随双亲躲避战乱落脚重庆,居住在渝北悦来古镇 行,后半段则曲折盘旋,爬坡上坎。青中地势平旷,校门
(原江北县悦来场)合力村的朱家祠堂。余光中曾透露其 正对着嘉陵江,门前水光映天,是大片的稻田。农忙季节,
关于乡愁的“秘密”,当时的他就读于悦来青年会寄宿中 村人弯腰插秧,曼声忘情唱起歌谣,此呼彼应,十分热闹。
【余光中】(1928 年 10 月 21 日 -2017 年 12 月 14 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 学,因朱家祠堂离学校有 10 多里山路,来回一趟很不容易, 印象最深的,是夜夜听到嘉陵江的流水声。那是我最接近
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一生从事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驰骋文坛逾半个 他常常只能通过写信和母亲交流,于是就有了乡愁的第一 大自然的时光,我对大自然的亲近和感觉,就是那时培养
世纪,涉猎广泛,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出版有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 小节。 出来的。
翻译集 13 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 :余 此生有幸,与余老相见。
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 2005 年 10 月,受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组
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抗日战争期间(1938 年一 1945 年),年少的余光中随 之邀,余老携夫人回重庆悦来镇寻根,一解乡愁。带着半
父母迁居到重庆渝北的悦来场,在巴山蜀水生活了七年,度过了难忘的青少年时光,种下了《乡愁》 个多世纪的沧桑感怀,阔别 60 年之后,余光中漂洋过海
的情愫。小小的悦来场,由此成为余老一生魂牵梦绕的乡愁之地。 捋白首归来,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回到魂牵梦绕的故里
2017 年 12 月 14 日,余光中先生于台湾逝世,享年 89 岁。为纪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本刊特 悦来,重游“这头”的青年会中学、“那头”的故居朱家祠堂。
刊登区政协联络委吴欣(曾任区侨联副主席)的回忆散文,追忆余老与悦来的情缘,以飨读者。 金秋十月,秋意正浓。青雨淋淋的清晨,落叶宛如
轻盈的蝴蝶随风飘落,拥吻着这片养育生命的热土。我
随时任渝北区委副书记陈道秀、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袁
勤华以及区侨联、侨办的同志早早地等在悦来场口。缓
缓向我们走来的余老,步履稳健、精神矍铄、银发雪鬓,“掉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名。它始建于宋辽,繁盛于清代,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 头一去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眼前青衣隽逸
而你 1760 年)设悦来场,史为水陆驿站,当水陆要冲,车马辐辏, 的老人与想象中那悦来求学的少年模样渐渐重合,陌生
则是月色与雪色之间的 帆樯林立、商贾云集,盛况空前。民国时期,悦来更成为 而又熟悉。
第三种绝色 重庆爱国抗日运动的重要阵地。一代伟人邓小平为寻求救 恰似故人来。 重回故里
国救民之路,曾在此留下匆匆的足迹 ;抗日的硝烟中,中 踏上湿润微微浸出古意的石板路,余老难掩激动之情,
——题记 共江北县地方党组织在此发展壮大,成为重庆抗日救亡的 坚持不让我们带路,定要凭自己的记忆走遍悦来场的每一 是的,巴渝人豪爽耿直的性格和重庆悦来秀美的山水,
个角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悦来场变化很大, 在余老一生的写作生涯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余老的文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但余老还是一眼就认出很多熟悉的地方。“回来了,我终 章里,许多关于悦来的记忆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他在《思
旧时,你执笔乡愁,述衷肠,语未休。那年, 于回来了……”游子的声声轻吟,应答着鹧鸪鸟“不如归 蜀》一文中写到 :“从 1938 年夏天,直到抗战结束,我在
你重回多鹧鸪的故里,踏上悦来这片热土,拾青 去,不如归去”的深深呼唤。 悦来场一住就是七年,当然不是群居,而是逃难,后来住
瓦,挥方遒。如今,你挥之不去的乡愁尚在,却 望见江边有妇人洗衣,余老连下三步台阶,在最靠近 定了,也就成为学生,几乎在那里度过整个中学时期。抗
时空两隔,人间已无你…… 江边的地方与她们合影。余老笑着打趣,当时的悦来场只 战的两大惨案,发生时我都靠近现场……有一天,在美国
提起著名诗人余光中,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首 有一条街,两边是茶馆、药铺、杂货店和五金行之类的店 麦克奈利版的《最新国际地图册》成渝地区那一页,竟然,
脍炙人口感动无数中国人的《乡愁》:“小时候, 铺,五分钟就走完了。可能因为当年尚且年幼的缘故,总 哎呀,找到了我的悦来场,真是喜出望外,似乎飘泊了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 觉得记忆中的悦来场更小,嘉陵江更宽,江边的青山更远。 个世纪,忽然找到了定点可以落锚。小小的悦来场,我的
头……”,但未必每个人都清楚,在作者余光中 听着滔滔江水声,余老的回忆也如江水奔涌 :我们在 悦来场,在外国地图里赫然露面,几乎可说是国际有名了,
的心里,记挂乡愁的故乡其实就在重庆渝北的悦 悦来的朱家祠堂定居的第二年,我已经十二岁了,恰逢南 思之可哂。”
来古镇。 京青年会中学(简称青中)从南京迁校到重庆的曾家岩后 在对往昔的追忆中,我们谈到了《乡愁》这首诗,余
悦来古镇坐落于美丽的嘉陵江畔,依水而建。 不久,教学的各项设施与桌椅在日军“5.4 大轰炸”中悉 老问我知不知道悦来就在《乡愁》里,我微笑点头 :“小
《论语》有云 :“近者悦,远者来”,悦来因此得
余光中先生
73 渝北政协 / 第 05 期 yu BeI ZhenG XIe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