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感想聚共识 共话发展谱新篇——区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1月8日上午,出席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分组展开热烈讨论,为渝北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凝聚共识与力量。
现场,大家从各自行业、各自领域谈感受、提建议、话发展。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用数字说话,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总结2024年工作客观全面、重点突出,谋划2025年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是一份务实创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凝聚力量的好报告。
“报告中让我印象最深刻就是,多次提到数字经济发展。” 委员周忠认为渝北作为工业大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他说,数据基础薄弱、技术水平受限、人才发展短板等问题限制了中小企业转型,他建议要强化政策扶持,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和数据处理效能。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数字化解决方案。深化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关系,共同培育一批既精通专业技术又擅长管理运营的数字化人才。
“报告中提出渝北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持续增强让我十分欣喜。”委员贤安延表示,渝北获评全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站,是全国13个空港国家物流枢纽站之一,发展前景广阔。她建议应发挥政策组合优势,出台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专项政策,加强资金保障,从通道、产业、集散能力、货运网络等多方面提升物流能级。
“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特别是报告中提到的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方面的举措,我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委员韩玉平将目光放在民生领域,作为一名人社工作战线的委员,他建议将稳岗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不断凝聚政策合力、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服务保障,全力保障脱贫劳动力稳就业、促增收,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响应百姓呼声,突出区域特色,凭借大量简洁且极具说服力的数据,彰显了大区担当,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委员胡宇峰说,作为卫生界人士,他特别关注卫生领域,他建议在高品质“15分钟健康服务圈”方面,通过远程诊疗、医联体建设以及医保“打包付费”方式的调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健康服务。同时,在药物基础服务方面,他建议以区域为中心统一药品目录,加强药方审核,在基层社区植入药师服务,解决老百姓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用药问题。
委员黄璇十分关注年轻人的婚恋问题。她认为应将婚姻登记服务与城市景观、特色文化有机融合,渝北可充分利用文旅资源,在景区、公园等地创设户外颁证场所,举办一系列特色婚俗活动,在婚姻登记环节增强仪式感和纪念意义,不仅引领婚俗新风尚,还助力文旅经济发展。
委员涂军将目光投向现代服务业发展。“报告提出5311现代服务业体系扩容增效让我倍感信心振奋。”她建议,将中央公园与商圈联动,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加大文旅和商贸发展,多引导类似永辉“胖东来”实体商业发展,以创新商业模式带动消费。此外,在重大活动中,建立完善的志愿者体系和运行模式的转换,减轻政府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