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教育热土 践行委员担当——记区政协委员廖艳
“发展高质量教育,擦亮教育品牌,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区政协委员、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副校长廖艳深耕教育热土,潜心从教、用心育人,不仅在教育教学岗位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新路径、新方法,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更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坚守育人初心 寻找问题症结
踏入教育行业近20年来,廖艳秉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势”这个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任教期间,廖艳始终扎根在教学最前线,为教师队伍发展搭台引路,科学制定教育教学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和教学研究活动。同时,身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她,坚持心理学原理和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利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出版了《高效能背古诗》《高效能识字》两本书籍,制作300集汉字视频和75首古诗视频全网免费播放,让孩子们学习汉字与古诗词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创新的教育理念、务实的教学能力,得到同行的充分肯定、家长的高度信任和学生的由衷喜爱。
凭着守正创新的思想,靠着肯钻肯干的工作作风和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廖艳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得到广泛认可,在教育教学上脱颖而出,工作岗位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德育主任,再到副校长。不论在哪里,她都以时不我待的工作斗志,履职尽责实干笃行。
2022年1月,区政协第十六届一次会议召开,廖艳也有了新身份:成为了一名区政协委员。她表示:“成为政协委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更多了一份为教育发声的担当。”
廖艳注意到,近年来,青少年中因家庭原因、学业压力、同伴关系等导致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关注和爱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她发现,如果小学阶段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苗头而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进入青春期后,这些问题会愈发严重。当家庭、学校都无法提供有效帮助时,孩子很可能会发展成抑郁倾向,进而引发更多、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深入走访调研 积极履职尽责
如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廖艳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这一主题,深入相关部门开展调研,先后提交“挖掘体育运动魅力,助力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养成”“营造运动氛围,孕育爱运动‘基因’”等提案,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办理。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校教育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在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廖艳说,希望学校通过深入挖掘体育运动的魅力,有效助力小学生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走访调研过程中,她发现小学体育教育仍存在体育课程质量不够高、体育竞赛活动体系不完善、课间体育活动时长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运动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作用的发挥。为此,廖艳积极参与走访调研、学习座谈、民情沟通等活动,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与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广泛沟通交流,将自己的调研成果转化为对政府工作的有益建议。
发挥委员作用 精准建言献策
“促进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需学校、学生、家长通力配合。”廖艳建议,学校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创新体育课程与教学方法,引入多元化体育项目,构建多元化体育竞赛体系,形成“班班有体育活动、人人有体育项目”的局面;学生要发挥好主观作用,利用好周末和日常空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家长要发挥好示范作用,有计划地与孩子共同进行体育锻炼,引导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运动来调节情绪……这些提案,获得了市政协、区委、区政府、区政协的高度关注,相关职能部门对提案进行了梳理并正在积极推进。
“通过实实在在地履行自身职责,我深切体会到,政协委员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争做有所作为的政协委员,这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不懈的追求。”廖艳告诉记者,区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召开在即,她将重点关注“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她表示,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强国的基础,也是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支撑,建议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构建系统化、个性化的培养体系,并鼓励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力度,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廖艳表示,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政协委员,新的一年,将以委员的责任和担当,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紧紧抓住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围绕本职工作、发挥专业优势,立足学生成长新起点,着眼教育发展新前景,加强调研、深入思考,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教育创新的新路径,通过提交提案、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等有效举措,利用政协平台积极发声,提出更多促进教育发展的意见建议,并积极参与公益教育活动,为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